
?人們常說:忠厚傳家遠,家和萬事興。榮干香,現任橫塘鎮白灘河村黨支部書記。她熱愛工作,有責任心,敢于擔當,團結同志,對公益事業盡心盡力,熱心幫扶弱勢群體。在鄰里和親朋好友眼中,榮干香一家是人人稱贊的幸福之家。榮干香夫妻敬業愛崗、廝敬廝愛,兒子熱情有禮、兒媳積極進取,鄰里相處融冶洽和睦。作為黨員干部的榮干香更是嚴于律己、寬以待人、以德治家,以良好的家風譜寫了一曲文明的動人樂章,成為文明家庭的先進典型。她作為一名村干部,為本村的發展出謀劃策;作為一名共產黨員,始終堅持黨的宗旨,嚴格自律;作為一名家庭成員,她是家里人眼中的好媳婦、好妻子、好母親。她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責任和忠誠,贏得了一路鮮花和掌聲。
無怨無悔,一顆孝愛之心
2010年當時榮干香的婆婆,鄭翠蘭,82歲久病在床,為不能自理的婆婆每天煎藥、喂飯、洗澡、洗衣整整四年,屋里屋外的事情經常讓她忙的不知所措,但她沒有一句怨言,她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溫暖著整個家庭,這也成了村里盡孝的標桿。榮干香對阿婆所做的一切沒有半句怨言,為自己的兒子媳婦樹立了好榜樣“百善孝為先”她是家里人眼中的好妻子、好媳婦、好母親。而天有不測風云,2019年哥哥榮小明檢查腦梗死大面積,意識不清,不能自理,原本不是夫婦二人的責任,榮干香夫婦承擔了這份重則,每天忙村里村外還要跟丈夫唐曉忠照顧腦梗的哥哥,下班回家做好飯菜送給哥哥吃。她把生活的苦澀留給了自己,把歲月的重負悄然擔起。
扶危濟困,一顆奉獻之心
榮干香幾乎每天都要走訪貧困戶,了解他們的生產生活情況,幫助他們解決生活上的困難。貧困戶叫榮玉明,患有精神病,妻子離婚,一雙兒女吃不好穿不暖,她把他們領回家,做飯給他姐弟二人吃,并保證穿暖。而就在2018年12月,當時下著雪,榮玉明由于精神疾病發作而離家出走,榮干香與丈夫商量后,迅速組織了12名村干部和村民搜尋,經過兩天的搜尋,才找到當時已經不省人事的榮玉明。村里的其他貧困戶,只要有困難求助于她,毫無考慮,第一時間為他們解決。2018年3月16日上午李巧云白灘河村四組,跟隨村子的鄰居到上山扯筍子,下午六點鐘,她丈夫唐秋榮發現妻子還未回家,自己上山尋找沒找到,于是電話打給村支書,聽到這個消息,立即組織應急隊,趕到現場,當天晚下著暴雨,擔心一個聾啞老人獨自在山里。榮干香支書連夜帶著村民們翻過一座山又一座山一直找到天亮,還未找到,大家都累了,但是榮干香同志還是沒有灰心,繼續上山尋找,她到處聯系隔壁村的支書,功夫不誤有心人,終于打聽到信息,就在第三天下午在周臺塘村才把李巧英找回來,因為李巧英是啞巴,是貧困戶,榮干香幫助她家解決生產生活的資金和支助。
愛崗敬業,一顆為民之心
2008年擔任白灘河村支部書記后,更是盡職盡責、肩負使命、無私奉獻,充分體現出一個村干部的能力和擔當。所謂“要想富,先修路”,榮干香首先考慮的是徹底解決白灘河村的交通問題。她通過倡議本村在外的老板募資捐款,以及村民自愿籌資等方式,籌到了基本的工程款,但不能實現全村的水泥硬化路通組通戶,為此榮干香想盡法子,最后回家與老公商議,把家里的四萬多元全捐到修路中,家里為此還舉行了一次討論會,最后一致同意并支持榮干香的想法。自村里的交通問題解決后,極大了方便了村民的出行,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感;經過這些年的努力,榮干香帶領大家先后解決了全村飲水問題,群眾種田難等多項民生問題。修建電排三處,骨干山塘五口,水泥硬化渠道一萬余米,這些在村民眼里,都是張手可觸的大實事、大好事。為了解決村里用電安全問題,她多次去電力局申請農網改造升級;為響應綠水青山的號召,她帶動本村日夜勞動,植樹造林一千余畝,現在的村莊變得綠水青山,每年春季旅游人次達五萬有余,環境治理也得到了明顯的改善,使鄉村振興項目的工程在橋頭村順利進行。
夫妻抗疫,一顆溫暖之心
“認認真真做事、踏踏實實做人”這是橫塘鎮白灘河村黨支部書記榮干香的人生座右銘。2020年“大事難事見擔當,危難時刻顯本色”。疫情面前懷揣著無畏的精神,“艱難困苦,玉汝于成”在疫情激戰中舍小家、顧大家、為的就是打贏這次疫情防控阻擊戰。榮干香在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后,榮干香夫婦投身到一線工作中,暫時放下“小家”,與“大家”并肩作戰,沖在一線。她利用傳統大喇叭以及村民微信群,普及接種疫苗的好處,幫助村民采購生活急需用品,每天早晨6點關卡值班,大力宣傳疫情防控,對于湖北回村的居家隔離,每天量體溫,確保全村人民安全。村民群眾紛紛為榮干香夫婦點贊。
榮干香用辛勤的汗水收獲了事業上的累累碩果。她自2008年擔任村支部書記以來,曾多次被縣委、縣政府評為“優秀村干部”“優秀共產黨員“。被永州市人大常委會評為年度履職“優秀代表”,先后獲得縣婦聯、市婦聯授予的“最美家庭” 光榮稱號?!斑@些年的共同生活,我深切體會到和諧對一個家庭的重要,家庭是社會的細胞,家庭和諧是社會和諧的基礎,一個家庭只有時刻想到對社會的責任,才能保持持久的生命力?!睒s干香堅信,只要每個人為幸福努力,家一定會和睦、美滿、溫馨,社會一定會和睦、美滿、溫馨。
責編:田文
一審:田文
二審:王坤
三審:張明
來源:東安縣融媒體中心
下載APP